煌煌华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6章 政治生态的高度平衡,首辅,煌煌华夏,小说巴士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南京城此刻发生的事影响不到远在江西的陆远,他已经在这里待了一个多月,如此长时间的停留也让江西上下的官员有苦难言。</p>

哪有一个吏部尚书长期在地方上呆着不走的道理啊。</p>

不过也是因此让吴鹏等人看到了陆远的决心。</p>

人家就是来盯着考成法的。</p>

于是在墨迹了一个半月之后,吴鹏最终还是将江西户司这些年的册目拿了出来找到陆远。</p>

事实就是,江西的田赋确实是连续三十年间持续下降!</p>

从嘉靖二年的三百五十五万石降低至如今的二百八十七万石,三十年的时间减少了百分之十九。</p>

原因就在于这三十年的时间内,江西出了太多有功名的读书人。</p>

实话实说,读书人出的越多越是一件好事,说明民智启化,识字率在普及。</p>

只是因为读书人免税的政策才因此导致日益庞大臃肿的读书人群体同样成为了大明朝这个国家的负担,和宗亲一样。</p>

一茬茬的铁杆庄稼。</p>

陆远不想靠强硬手段来将这些土地夺回来,那样做实在是显的有些低级,所以他借着吴鹏来汇报的机会和后者谈谈心。</p>

“吴抚台在江西主政十几年,依吴抚台来看,如何去做才能让江西变得更富裕而不是像这三十年的发展那般越来越穷。”</p>

吴鹏揣摩着陆远话中的想法,斟酌答话:“下官觉得,江西是长江泛洪区,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钱粮、征募大量徭役来巩固堤防,即使如此,每三年也会发一次小灾、每五年便是一次大灾,想要安稳下来,除非花费大力气先将长江水患的问题解决掉。”</p>

这个答话很会甩锅,将责任全部归咎到天灾上。</p>

对此陆远当然不满意,他继续问道。</p>

“假使我们疏河道、开支流、固大堤,稳住了往后二十年的时间内不出大灾,那省下来的钱粮徭役,吴抚台又觉得用在哪里才能让江西富裕起来呢。”</p>

吴鹏陷入了思考之中。</p>

“吴抚台,江西有发达的水利、肥沃的良田、充沛的人口,还有全国独一份的鼎盛儒学,怎么看也算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有,但实际情况却一年比一年糟糕。</p>

早四十年前咱们还可以推责任,说江西闹了兵祸(正德年宁王造反),但自宁王之乱后,朝廷为安抚江西士民之心,屡屡拨给钱粮又免税免徭,如此振奋之举,怎么会一直走下坡路呢。”</p>

面对陆远的咄咄逼问,吴鹏长叹了一声。</p>

“下官主政无能,请少傅责罚。”</p>

“处罚主官并不能解决问题。”陆远言道:“本官更希望的是吴抚台能和本官开诚布公,咱们找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为过往几十年的错误背黑锅,处罚了吴抚台和江西藩司那么多官员有什么用?继任的又能做得更好吗。”</p>

吴鹏只觉一阵感动,没想到这个时候陆远还会主动袒护自己,他非江南人士,几十年来仕途之所以一路平坦,完全是因为主政江西,和严嵩之间的关系很不错。</p>

本以为陆远揪着江西三十年粮税下降的事实不会放过自己,却不曾想陆远句句都说的贴心。</p>

如此,吴鹏长叹一声,在沉吟片刻之后开口道出两个字。</p>

“书院。”</p>

“书院?”</p>

“问题就出在这个书院上了。”吴鹏讲出了一些自己知道的情况:“一个江西有二百八十七家书院,几乎全江西九成以上的士子都出身于书院,久而久之就成为了江西育才之地。</p>

在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后,便造成如今江西每年主持县试、府试、院试的座师也都出身于书院,因此非书院派学子很难考中功名,除非文采极其斐然。</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女生耽美小说相关阅读More+

武动:我林琅天,不做配角

麻辣回锅肉

从绝对音感开始的指挥之神

努力练琴佐老师

闭嘴,让我当假面骑士!

献祭流

进错房,我怀上首富大佬的双胎

亦以情

末世:开局看到人性善恶值!沈云李若曦

挽风云

海岛求生:签到万倍暴击金手指沈云李若曦

挽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