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华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9章 戚继光投入江南怀抱,首辅,煌煌华夏,小说巴士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海瑞北上进京参加科举、沈文纪将刺韩案草草了结,意味着三方共识已经达成,这一次刺杀带来的政治风波也宣告结束。</p>

时局再次恢复平静。</p>

而后不久,沈炼获罪斩首,严嵩的嫌疑得以洗清,嘉靖便迫不及待下了圣旨,起复严嵩,仍为文渊阁首揆,华盖殿大学士。</p>

同日,嘉靖征辟礼部尚书徐阶入阁。</p>

这是必然的事情,因为严嵩赋闲的那段时间中,嘉靖为了内阁的平稳将严嵩的小舅子欧阳必进征入阁,如今严嵩起复,他要么将欧阳必进赶出去,要么就征一名江南党入阁来平衡。</p>

不然让严嵩一人内阁独大,已经完全占据政治优势的江南党派不会同意。</p>

因此徐阶的入阁顺理成章。</p>

不过在征辟谁入阁这件事情上还出了点小插曲,嘉靖的意思是征陆远,但是这个提议张治没有同意,严嵩同样没有同意。</p>

两人的托词默契的一致,就是陆远的岁数还太年轻,应该再锻炼几年为好。</p>

而后严嵩推荐了徐阶,但张治推荐了韩士英。</p>

这就很有意思了。</p>

两人都不希望陆远入阁,张治的原因很好理解,现在江南正处于高速发展的节点,陆远需要留在南京主持江南大局,不能动。</p>

只要江南发展的速度够快,陆远根本不需要再入阁过渡,可以直接一步到位进首揆,赶走严嵩重新组阁。</p>

而严嵩现在是刚刚起复,赋闲几个月的时间,严党的势力已经被削弱了很多,这个时候的严嵩也不希望陆远入阁来掣肘他,他需要抓紧时间来恢复元气。</p>

所以在这一点上两人达成共识不奇怪,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推荐新阁臣上。</p>

严嵩推荐徐阶,可是把张治等人恶心了一下。</p>

怎么个意思,什么时候严嵩开始和徐阶眉来眼去了。</p>

两人中间到底有没有猫腻,还是说这只是严嵩的离间之计。</p>

精明的嘉靖哪里会放过这个机会,顺水推舟就同意了严嵩的人事建议,将徐阶带入了内阁。</p>

木已成舟,张治只好给陆远专门书信一封,安抚陆远不要多想。</p>

不仅张治写了信,韩士英以及刚刚入阁的徐阶都给陆远写了信。</p>

“多想,本官至于多想吗。”</p>

陆远将这几封信全扔进了火炉里,脸上看不出什么端倪,只是语气中还是有些不爽。</p>

不是别扭自己没有入阁,陆远现在也不想入阁,因为自己也没有准备好。</p>

让陆远感到别扭和恶心的就是徐阶的入阁。</p>

论资排辈,这一次入阁的最合适人选当然是韩士英,可严嵩力推徐阶,又有嘉靖推波助澜,才让徐华亭这个大地主位列文渊。</p>

前面说我陆伯兴资历浅、年岁小,后面又拿出一个除了岁数大点,狗屁资历都没有的徐阶来当阁臣,这不是纯纯恶心人吗。</p>

从北京而来传信的韩士英随官严用良也听出了陆远话语中的不爽,当即作揖言道。</p>

“陆少傅勿复多虑,张阁老和韩部堂都说了,只有您来主持江南大局,才能让天下人信服,徐阁老、徐阶这一次位进一步也是沾了您统筹江南的光,江南士林上下,还是惟您马首是瞻的。”</p>

“严都事先回吧,和阁老以及韩部堂说一声,陆某不会有什么思虑的地方,也请两位放心,江南的事陆某会办好,不使两位有后顾之忧。”</p>

“是,下官告退。”</p>

暂时将这个不愉快的小插曲抛诸脑后,陆远又带上兵部左侍郎谭纶跑了一趟浙江去见戚继光。</p>

后者如今已经因功擢为杭州总兵,原杭州总兵岳长林擢浙江备倭都司指挥使。</p>

见戚继光当然是因为军务方面的事。</p>

自从去年张经收复双屿之后,浙直总督衙门的行辕就搬到了杭州,为的就是在双屿进行练兵整备,以此出兵北上,追剿汪逆余孽。</p>

眼下经过了一年多的整军修武,张经已经手握六万水师,大小福船将近三百艘,配备佛朗机火炮一千门。</p>

出兵平户岛,彻底歼灭汪直的军事力量已经足够了。</p>

看到张经如此的兵强马壮,陆远也很高兴。</p>

这可都是从他手里买的军备啊。</p>

只可惜过了今年就没有了,嘉靖已经在北直隶和山西动工建了不少的火器厂,又在天津和登莱建了造船厂,以后够呛能从嘉靖身上再继续赚银子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女生耽美小说相关阅读More+

武动:我林琅天,不做配角

麻辣回锅肉

从绝对音感开始的指挥之神

努力练琴佐老师

闭嘴,让我当假面骑士!

献祭流

进错房,我怀上首富大佬的双胎

亦以情

末世:开局看到人性善恶值!沈云李若曦

挽风云

海岛求生:签到万倍暴击金手指沈云李若曦

挽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