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华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5章 温言大棒,首辅,煌煌华夏,小说巴士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徐鹏举回到住处之后才想明白,为什么在南京因为教育问题而吵的沸反盈天之际陆远要喊上自己来松江。</p>

对教育试点这件事,徐鹏举说不上支持或者反对,他是个武勋,这件事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也影响不到他本身的利益。</p>

不过当明白陆远要做的事情后,徐鹏举觉得自己必须要支持教育改革。</p>

现有的教育体系无法支持陆远那膨胀到极致的野心。</p>

开海扩疆需要的不单单只是强大的武力保障。</p>

学当年的元朝走到哪屠到哪,获得的只能是一片废墟。</p>

当战争无法为政治和经济服务的时候,战争本身便毫无意义,只能是一次毫无人道的侵略行为。</p>

陆远需要的,是大明的孩子打小就走进学堂,继而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流到社会不同工作岗位上,持续性的为整个国家的发展而贡献力量,而不是让这些孩子打小就去学放羊、种地,大了之后再教他们的下一代放羊种地。</p>

弄明白这一点,徐鹏举便不由得会对陆远有一种肃然起敬之感。</p>

当别的官员都在抱怨着这个国家内忧外困的时候,只有陆远是在想着如何解决问题。</p>

大明的问题很多,多到一万个字都不够描述,大明面临的困局也很多,怎么解决这些问题,陆远给出了一条路。</p>

对外。</p>

用这种方式来转嫁国内日益严峻的各种矛盾。</p>

或者说遮掩住这些国内的矛盾。</p>

陆远不是皇帝,就算陆远是嘉靖,他现在也没有能力和精力去解决宗亲的问题、解决士族群体不纳税的问题,既然无法解决,那就用另一种方式去化解,而不是困守家中,整日长吁短叹唉声叹气。</p>

正如陆远所说,现在最重要的事是抢时间。</p>

葡萄牙人从正德六年开始就已经将手伸进了南洋,到嘉靖七年已经拥有了第一块海外殖民地,再过二十年,荷兰人就开始筹建东印度公司了,四十年,英国人的东印度公司都有了。</p>

当大明还因为小冰河时期导致全国遍地饿死人的时候,英国人为了合理合法的烧粮食还给粮食定了一个保质期。</p>

伦敦学校中孩子的屁股下坐着的不是桌椅板凳,而是殖民地土著们的累累尸骸!</p>

是这些人肉人血,换来的那个日不落帝国。</p>

而很不幸,十九世纪的中国人,也是列强们发展的血肉养料。</p>

殖民,是比屠刀更高明的统治方式。</p>

——</p>

从松江回来之后,徐鹏举不再犹豫迟疑,牵头召集了南京五军府的武勋们开了一堂会,核心主旨就是一点。</p>

重建江南六省一直隶的都司,同时在江南废除旧有军户制。</p>

安远侯、佥书南京前军都督府事柳震第一个发声质疑。</p>

“国公爷,废除军户制,那么新的都司怎么养兵?洪武朝时期,江南六省都司有军户兵六十余万,没有军户制谁能养得起。”</p>

“六十万是不可能了。”徐鹏举言道:“太傅给了一个大概的数量,新都司成立后,南直隶练八到十万军,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广西各三万军,也就是最多二十八万军。</p>

养兵的钱不要咱们操心,南京户部会解决。”</p>

“解决多少?”</p>

“全部!”徐鹏举言道:“而且不是用粮食抵扣,全部按照边军的月钱发足饷,每个兵每月一两二钱银子,一日三餐管饱,每日都要训练,这笔军费的总开支大概是在每年五百六十万到六百五十万两区间,这笔账,太傅已经算的很清楚,咱们要做的,仅仅只是牵头来办。”</p>

在坐的一群人无不震骇。</p>

足额足饷,每日操训。</p>

操训练兵是很耗体力的,对粮食、肉食的消耗巨大,吃不饱肚子营养跟不上,哪能做到一日一练。</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女生耽美小说相关阅读More+

进错房,我怀上首富大佬的双胎

亦以情

末世:开局看到人性善恶值!沈云李若曦

挽风云

海岛求生:签到万倍暴击金手指沈云李若曦

挽风云

无限末世:每次签到超级外挂!沈云林悠然

挽风云

沈云张三

挽风云

沈云加特林

挽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