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华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1章 小冰河,来了!,首辅,煌煌华夏,小说巴士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编修教材是一项大工程,北京将《永乐大典》护送而来,连带着的还有一些唐宋时期的孤本残本,光是整理就花了接近半个月的时间。</p>

主要就是永乐大典的归纳,永乐大典共有两万多卷,一万多本书,光是目录就多达六十卷,涵括了中国四千年来几乎所有的学术知识。</p>

“当年成祖修《永乐大典》,两千名士子用时五年编修成册,全文三亿七千万字,是咱们大明朝乃至我中国四千年来最伟大的文学成就。”</p>

看着堆满了几乎六间房屋的永乐大典,陆远惊叹之余更是下了死命令。</p>

“这里要派最少一个营的兵来看,十二个时辰任何时间不得少于三百人,房间外房间内都要有人看守,任何人靠近之前都要搜身,禁止携带任何可能导致引火助燃之物。”</p>

“另外,这永乐大典能否拓印。”</p>

“能肯定是能,但是需要的人力和物力不菲。”</p>

郑大同言道:“当年成祖修此书,历时五年耗费逾八百万两,刻模拓印用不了那么多,但几十万两是最少的。”</p>

“时间呢?”</p>

“招两千名工匠一起刻,最快也要一年。”</p>

“那就招一万名。”陆远大手一挥:“三个月内将模板做出来,将永乐大典拓印三到五份出来。”</p>

郑大同不可思议的开口:“啊?拓印那么多份做什么,这不是太浪费了,光纸张的消耗就得最少开十几家浆纸坊,还要从庐州、宁国等地招募纸匠工人上万名,所耗木材无可计数。”</p>

“福建正好多林木,一直也没有开伐,正好就当给福建创收了,至于增开造纸厂和招募工人,也算是增加工作岗位、给百姓创收了,至于花销。”</p>

陆远也没犹豫就定了下来:“就按拓印一套要消耗一百万两来计算,五套不也就”</p>

“不能这么算,主要是做一套模块要浪费不少人力和铅铜,模块做出来之后,后面的消耗无非就是纸张和人工了,估计五套下来最多也就是二三百万两的样子。”</p>

“那就按三百万算吧。”陆远更不心疼了,直接揽在自己身上:“这钱让远东出,就当是陆某送给咱们翰林院、国子监乃至天下士林的一份礼物吧,拓印五套连原本这一套就是六套,北边皇宫、翰林院、国子监各留一套,南京亦如此。</p>

等将来各省开建国文馆,一个国文馆我陆某人就加拓一套,所有钱远东出。”</p>

“陆公大义!”</p>

郑大同震骇之余也是心生敬意,作揖致谢:“下官代天下士林学子,谢过陆公高义。”</p>

“此等民族和文明之瑰宝,越多越好,越多越好。”</p>

陆远是肺腑之言:“银子花出去还可以再赚,钱用在这上面,用在给后人留文明之火种,纵是消耗亿万陆某也绝不会心疼一分。”</p>

说到做到,陆远表态之后不过十日,远东就从南直隶、浙江两地的商号和银行调动了超过二百万两现银运往南京,同时开始招募人手组建造纸厂和印刷厂,福建布政使司绝对是最高兴的,因为他们很快就接到了一笔天大的木材定单。</p>

本身伐木对目前的福建来说就是一种开荒推动发展的好事,更何况这些木材还能变卖成现钱,简直是一举两得。</p>

而陆远要拓印五份永乐大典的消息也经通政使司迅速传开,陆远在江南士林的名声瞬间又站上一个新高度。</p>

这是实打实的无私奉献了。</p>

永乐大典成书困难,从编修到如今仅仅只有这么一套,珍藏于北京皇史宬之中,只有在北京的监院生员可以借阅观看,为什么一直不出第二套,就是因为其造价之昂贵,所需靡费的人力物力巨大,朝廷也吃不消。</p>

国家都扛不住,哪会有私人愿意自费来拓印。</p>

但现在陆远扛下了这份传承文明和传播文明的责任。</p>

“远东富可敌国,财富亿万无计,拿出个几百万两来算什么?”</p>

“本公子要是家中有亿万家产,我都愿意拓印二十份出来。”</p>

“那这位公子,您能出一百两给城外的百姓置办几身棉衣吗?”</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女生耽美小说相关阅读More+

进错房,我怀上首富大佬的双胎

亦以情

末世:开局看到人性善恶值!沈云李若曦

挽风云

海岛求生:签到万倍暴击金手指沈云李若曦

挽风云

无限末世:每次签到超级外挂!沈云林悠然

挽风云

沈云张三

挽风云

沈云加特林

挽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