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点猪头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9章 改变从现在开始,大明:我才是皇太孙,来点猪头肉,小说巴士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允熥也没客气,就答应了,“那行。只是这么一来,锦衣卫的人要说我了。那些文武官员的话,心里头肯定是牢骚不断。”</p>

一个锦衣卫就够他们提心吊胆的,现在皇太孙还要弄个北镇抚司,这不就是另一个锦衣卫么!</p>

在这样的皇太孙手底下效力,心里头肯定也会有压力,会觉得非常不自在。</p>

“牢骚就牢骚,这事轮不着他们去管。”老朱就霸道的说道,“真要是依着他们,他们恨不得你垂拱而治,他们想着的你就是个泥胎菩萨。”</p>

这倒也是实话了,一个不断放权的皇帝,才是一些文臣武将眼里的好皇帝。</p>

只是现在看起来他们肯定不会如愿,老朱不是那样的性格,朱允熥也没有那么‘仁’。</p>

“祖父,我现在想着户部那边的事情,也是要收一收。”朱允熥说道,“税收的事情,咱们得想想法子。”</p>

老朱立刻瞪眼,直接拒绝,“不准!”</p>

“祖父!”朱允熥也急了,他知道历史上大明亡国,很大的原因就是税收不上来,“祖父,我也不是想着要从百姓手里收税,现在也是该休养生息。只是如今的税制,肯定会让有心人钻空子。”</p>

如今的大明是延续着两税法,额评定依据南方与北方地理种植而定。由征收谷物、布匹等实物为主的租庸调法,改为征收现金为主,一年两次征税,分夏、秋两季征收。</p>

虽然地方不同,也有一些区别。</p>

但是总的来说,南方一年两熟的水稻要负担两次的税收。</p>

田赋占国家的主要财政收入。盐政为第二大项收入。其余是:炒关税、商税、船运税、门摊税、酒醋税、房地契税、矿银、渔税等。</p>

朱允熥就急着对老朱说道,“祖父,历朝历代败亡,多是土地兼并。洪武十四年,朝廷编制鱼鳞册,百姓不足六千万人。早年赏赐功臣、宽待读书人,免了他们很多田税,这不好!”</p>

当年老朱大封功臣,自然也是赏赐王侯、功臣、贵族非常多的土地,这些土地被载入了田策,享有免收赋税和差役的特权。</p>

而且朝廷在职官员也享有一定特权,他们按照各自的官阶品级可以免除一定数量的差役,一品大员可以免税田一万亩,按序递减,最末的生员也能免交八十亩的税粮,虽然法制规定只是免役,但明代役法是以民为役,以田治役。</p>

田亩和丁口都可以作为征役的对象,由“忧免田”而获得“忧免粮”,那就给以免役为名而实行逃税之实,留下了缺口。</p>

现在的大明田税每亩才收两升到三升左右的税,与元代持平,甚至比宋代还要轻。</p>

可是有些杂税还有,一些有心人也明白了,大明的田税基础是人口和土地。有田就有租,有田就有役。</p>

朱允熥继续说道,“若是我,我就把田投效到地主人家,从他们手里租田种。我免了税,地主还能有更多的田。要是运作一番,这些田也都要免税。到时候权贵的土地越来越多,朝廷收上来的税越来越少,真要是税收得少了,朝廷就巧立各种名目变得法地收税,而赋税越重,老百姓就倾向把土地卖给权贵就越多!”</p>

朱允熥忧心忡忡,说道,“祖父,长此以往那还如何得了!”</p>

老朱愤怒的一拍桌子,“他们敢!”</p>

“怎么不敢?”朱允熥就说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现在好多勋贵、地主都是这般做的!就是那欧阳伦,他明里暗里不也是攒了不少土地,有几亩是要纳税的?再者说了,那些投效之后的百姓,就不登记造册,不用赋税!”</p>

历史上的明朝中后期就是如此,朝廷收不上来税收,但是地主权贵富得流油。</p>

敢增税,就喊着与民夺利。想清丈土地,无数忧国忧民的大臣就声嘶力竭的去阻止。</p>

老朱仔细的想了想,说道,“再议!”</p>

朱允熥也是没法子,老朱这样从布衣成为开国皇帝的,从来都不缺少自信。所以老朱定下《祖训录》,定下万世之法,认为只要子孙照办肯定能够守住天下、当好皇帝。</p>

可是现在合适的政策,不要说一两百年之后了,几十年后就不一定合适了。</p>

再者说了,老朱定下的一些政策,朱允熥还是很想吐槽的。所以改变,要从现在开始!</p>

(本章完)</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女生耽美小说相关阅读More+

开局化婴,父母是黄毛太妹?

灵灵一零

从渔夫开始加点

模拟空心菜

我只是贪图她们的强度

拥抱战斗的荣耀

我,法外狂徒,又落网了

青衫仗剑行天涯

四合院:解旷解忧

拉大锯的皮特

我有一个诡王朝

青蚨散人